长期以来,在资源回收行业的业务模式中,从事报废产品回收的自然人多以“不带票销售”的方式与资源回收企业开展业务,导致许多资源回收企业缺乏有效的进项抵扣凭证,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制约了行业发展。并且,一些自然人还存在不规范开票和纳税等问题,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去年4月29日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政策。所谓“反向开票”,即发票的开具流程与常规流程相反,由购买方(付款方)向销售方(收款方)开具发票。这一政策直击长期困扰资源回收企业的“第一张票”难题,提升了企业获取发票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和税收负担,同时也畅通了整个回收行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税务系教授程瑶表示,在资源回收领域,“反向开票”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政策,既有利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合规性,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张票”有了
企业税收负担轻了

“反向开票”是“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循环经济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简单来讲,以往个人向回收企业出售废旧产品,回收企业支付了钱款但无法从个人手里拿到增值税发票,这就导致回收企业无法享受进项抵扣。实行“反向开票”以后,可以反过来由回收企业向个人开具发票,从而实现增值税进项抵扣,这也就降低了回收企业的税负压力。
近日,南京市民吴先生将50公斤废旧轮胎卖给了南京宁轮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买方,南京宁轮轮胎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开具了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发票”。据了解,该公司主要从事轮胎销售、废轮胎回收业务,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大量的废轮胎采购需求。
资源回收行业实行“反向开票”政策以来,企业缺少“第一张票”的难题解决了,企业合规经营、轻装上阵也更有底气和信心。
“以前,我们收购废旧轮胎面临的对象多为个人,需要反复督促个人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费时费力,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反向开票’取得规范合法的发票,解决了困扰已久的老大难问题。”南京宁轮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谭女士表示,“反向开票”政策打通了企业难以取得上游散户合规增值税发票的堵点,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玖龙纸业(泉州)有限公司也是“反向开票”政策的首批受益企业。“在‘反向开票’政策的支持下,公司业务发生后的开票流程变得流畅起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传统开票模式下销售方开票难、开票慢等问题,而且有税务部门的政策背书,客户也多了份信任,为公司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企业负责人张茵说。
“‘反向开票’政策的落实,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取票难’问题,让我们经营更安心。汇算预填服务更是让出售者办理汇算更便捷了。”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李军表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有信心加大研发投入,在姜暖云绒和气凝胶云绒等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的产品创新上取得新成效。
汇算清缴全线上
“退税”红包快速到账
根据规定,自然人出售者应当在“反向开票”的次年3月31日前,自行办理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汇算清缴。利用信息系统,税务机关能够有针对性辅导纳税人进行汇算清缴,纳税人无须提交复杂材料,全程线上即可完成申报并收到退税“红包”。据统计,2025年经营所得汇算清缴期内,已累计为17万余名纳税人及时办结退税手续,辅导3万余名自然人办结补税业务,补税办理率超过99.5%。
“收到可以退税的短信我马上就来了,原本担心手续繁琐,没想到两三分钟就提交了申请。”“个税经营所得汇算清缴时,直接提示我们多缴了税款,全程在线操作,3天就到账了!”“2024年度我的‘反向开票’收入近87万元,开票时已预缴0.43万元税款,3月下旬提交退税申请后,没几天就收到了退税款,效率太高了!”近日,多位完成“反向开票”个税经营所得汇算清缴的自然人出售者分享了他们的退税体验。
退税是温度,补税是责任,合规是底线。自然人出售者在办理“反向开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汇算清缴时,也并不一定都能收到退税“红包”,补税也是应尽义务。“反向开票”有利于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纳税人在自觉补税中强化了责任意识。
第一次收到系统提示需要补税时,家住福建的自然人出售者表示,补税意味着要额外支出一笔资金,“当时心里确实咯噔一下,但税务人员在电话里和我逐条比对‘反向开票’情况,详细解释税款计算过程,我当天就完成了补缴。”他表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都应当履行的义务,同时自己也能保持良好的纳税记录。
“‘反向开票’个税经营所得汇算清缴的深层意义,不仅在于用技术手段降低办税成本,更在于通过透明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服务,重构征纳互信关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陈斌开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徐贝贝 编辑:段嘉希 邮箱:fnwe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