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苏州枫镇大肉面上市了,第一时间我就冲去嗦了一碗,嗦完那叫一个肚肠熨帖,通体舒泰。夏天有四碗时令苏式面,对于讲究不时不食的苏州人来说,总要嗦过一碗才能笃定过夏天。
第一碗·枫镇大肉面

听戏听腔,吃面吃汤。枫镇大肉面最独特之处就在于那一碗面汤,肉骨、黄鳝骨、虾脑、螺蛳肉熬出的骨汤和大肉卤、酒酿露碰撞出一种独特的清香,那股子清浅的酒糟香是汤头的点睛之笔。宽汤重青窄面,面条微硬,卷成一个饱满漂亮的鲫鱼背,酒酿和葱叶星星点点在汤头间浮沉,带出醇厚咸鲜的滋味。
面上那块纹理分明的大肉白白嫩嫩,分外动人。枫镇大肉面的焖肉至少要小火焖炖4个小时,并且过程中不加酱油,这才有这般白嫩动人的底色,吃前和普通焖肉面一样,焐进汤底,等到肥肉变得莹润就能开吃啦,那叫一个入口即化。
第二碗·风扇凉面

一生都在追求头汤面的苏州人,也就只有在夏天肯放弃那口鲜醇的热汤。韭叶宽宽,风扇晾干,小宽面煮好后拌入植物油,摊开在电风扇下吹凉,吃起来口感爽滑而不黏腻。
清清凉凉的面要配清清爽爽的浇头,毛豆炒肉丝或是青椒炒肉丝都是再家常不过的味道,或者配炒肉馅也同样鲜美,精髓在于鲜蔬中那一点点若有似无的肉味。最要紧的是糟油,拌面时只淋上一点,入口的瞬间就是浓郁的酒糟香气,平平无奇的凉面立刻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第三碗·三虾面

每年端午节前后,江南河湖中的雌虾进入排卵期,腹部报籽的雌虾是河虾中的极品,盐水或是酱油一烧已是极品,但最极品的还是做成三虾面。饱满的籽虾趁鲜活被快速分离,虾籽需要提前焙炒,脱水去腥増香,这一步能让虾籽的鲜味暴增,随后将虾脑、虾仁用猪油爆香,出锅前与炒过的干虾籽一起混合炒匀,就是一碟三虾浇头了。
在苏式面卷破天际的如今,在三虾面的基础上还进化出了五虾面,在虾仁、虾籽、虾脑的基础上增加了虾油和虾汤两味,拌面的时候一同加入,鲜味又进一步,那一筷子裹挟着满满虾籽、虾脑和虾仁的面条轻而易举能引发在舌尖上的味蕾风暴。
第四碗·卤鸭面
卤鸭面相较于前几款相对小众一点,据传在乾隆二年已经面世,是当年松鹤楼面馆的压箱底菜单,曾因为种种原因消失过一段时间,直到近几年才被复原。卤鸭面汤底是朴素的红汤,那一道卤鸭浇头才是重头戏。

该说不说,苏州人还挺爱吃鸭子的,爊鸭、酱鸭等熟食卤菜层出不穷,卤鸭相对更“老法头”一点。制作卤鸭一般选用当天现杀的新鲜麻鸭,保底煮上一个半小时,才能皮酥肉烂,香气入骨,而鲜亮讨喜的颜色则来自于红曲米。卤鸭皮质润滑,肉质细嫩,甜味突出,收口咸鲜。端上桌前淋一勺卤汁,颜色越发迷人。据说苏州旧时流行吃雷斋素,那些吃斋的人,在封斋前、开荤后,都会去吃一碗卤鸭面,真是上好的补给。
来源:情调苏州
编辑: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