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基层文化工作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椹涧乡,有这样一位基层文化工作者,她以笔为犁、以情为种,十余载如一日深耕乡土,将党的政策化作春风细雨浸润民心,让文明新风在乡野间劲吹,更以善孝文化为种子,培育出乡村文明的繁茂新景。本期《榜样的力量》带您认识椹涧乡综合文化站站长朱丽平,看她如何用十五年坚守,将文化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
走进椹涧乡文化站,朱丽平忙碌的身影是这里最生动的注脚。作为宣传工作的“主心骨”,她始终保持着对政策的敏锐嗅觉。每当中央到地方的新政策出台,她便第一时间潜心研读,将晦涩的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她化身乡村生活的“记录者”,用手机镜头捕捉乡村发展的点滴变化,将所见所闻编写成新闻报道、制作成精美的美篇和抖音短视频。乡村广播、微信群、文化舞台,都成为她传播政策的有力“扬声器”,让党的声音迅速传遍椹涧乡的每一个角落。

政策宣传,光靠讲还不够生动。朱丽平深谙此道。她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创作诗词、快板,更发动身边的“文化能人”,一起创作戏剧、小品、舞蹈。把党的好政策、村里的好榜样、文明新风尚,都巧妙地“编”进节目里,让乡亲们在欢声笑语中接受熏陶。
“善孝文化”是椹涧乡一张亮丽的名片,每年四月都会评选“好公婆、好媳妇”,重阳节举办孝善文化活动。在朱丽平的精心培育下,自编自演的节目、暖心的服务,让尊老敬老蔚然成风。
宣传文化工作,最终要落脚到推动乡村发展、惠及百姓生活。朱丽平创作的蕴含许昌元素的荷花画作,不仅获了奖,更点燃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的灵感。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在荷花美的感染下,椹涧乡西辛庄村的莲藕种植和渔业发展起来了,美丽的荷塘吸引了游客,办起了垂钓节。丰收的莲藕和鱼分给村民,收益用于修路、建舞台、打造游园。
“一人走得快,众人走得远”。朱丽平深知培养队伍的重要性。她毫无保留地传授拍照、写稿技巧,把各村的文化协管员都培养成了宣传骨干。正是这份真诚和付出,让她与群众打成了一片,也让文化的种子在椹涧乡的沃土上深深扎根。
从政策宣讲到文艺创作,从培育善孝品牌到带动产业发展,朱丽平用一颗赤诚之心和无数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一名基层文化宣传员的使命与担当。她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在椹涧乡这片土地上,播种文明,浇灌希望,让乡风更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能。
记者/李宇 亚恺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