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夏,甘肃人的餐桌上,就少不了浆水,怎么都吃不够。外人眼中的清汤寡水,确是甘肃人解暑消夏的“清凉密码”。
夏日炎炎,天水大地青山环绕,草木葱茏。庄稼地里,芹菜、卷心菜等各类蔬菜长势正旺。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高质量发展调研组近日一行来到天水市甘谷县,走进六峰镇苍耳王村,在青山绿水之间,探寻一座现代化的工厂——甘肃东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大山里办工厂,做什么产业才能赚钱?新鲜蔬菜入厂,酸香扑鼻的产品远销各地,当地人最引以为傲的浆水,成了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工人们正在清洗芹菜。配图均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摄
从各家厨房到工厂生产
走进浆水酸菜生产车间,一股清新浓郁的芹菜香味便迎面袭来。眼前,工人们正忙着将一捆捆刚刚从菜地里采摘来的芹菜进行分拣、清洗,然后放入机器中切段处理。
“蔬菜必须清洗得特别干净,才能保证发酵出来的浆水味道纯正。”作为公司研发品控部经理,王丽丽对原材料洁净度的要求近乎苛刻,“浆水发酵的‘灵魂’就是干净,这是天水人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诀窍。”
“天水人走到哪里,浆水缸就背到哪里。”一句打趣的话,却道出浆水在天水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天水人爱浆水。“和其他地区高盐腌制的酸菜不同,浆水酸菜的制作过程,禁盐、禁油、禁辣,是纯粹的乳酸菌发酵,所以说浆水酸菜是一种天然发酵的健康食品。”王丽丽道出了浆水酸菜独特的健康价值。
家家户户都在吃的东西,要想靠它赚钱,可没那么容易。
在吃惯了浆水的天水人眼中,做浆水,本来没啥技术含量。
“难就难在这点。”王丽丽道出了其中的关键,“当浆水酸菜制作离开各家厨房到了工厂,就得将浆水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技术难度一下子就加大了。”
“我们自己家做浆水,做坏了大不了就把那一缸倒掉重做,而工厂里要是哪个环节出点小问题,这可是300多口缸啊!”在她身边,传送带上的绿色蔬菜继续前行。
穿过一道门,面前的生产线突然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另一番景象。前期充分清洁处理的蔬菜被送入了水气萦绕的漂烫区。
漂烫,顾名思义,就是将蔬菜投入开水中进行烫煮,起到高温杀菌消毒的作用,为后续纯净的乳酸菌发酵扫清障碍。
经过漂烫的蔬菜随即被送入发酵车间,300多口大缸整齐排列,场面蔚为壮观。王丽丽说:“蔬菜入缸后,依靠天然的乳酸菌发酵,两三天就可以成熟出缸,然后便是菜叶分离、捞菜、抽浆水、包装、装箱,最终让这道特色‘甘味’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生产线最末端的封装车间里,一台台自动化包装机飞速运转着,将酸香扑鼻的浆水酸菜灌入一个个包装袋里面,迅速封口。6台包装机,每台一天可以封装打包1.3万袋浆水酸菜。

发酵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完成发酵的酸菜进行打捞。
从浆水面到各种浆水饮品
关于浆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有相关记载,中医认为,浆水性凉善走,解烦渴而化滞物。这一份古老的智慧,正在被现代企业赋予全新的活力。
一袋袋浆水酸菜走下生产线,来到甘肃人的餐桌上,变成了夏日里那一碗碗酸爽开胃、消暑解腻的浆水面。
如今,这碗承载着甘肃人乡愁的浆水面,仅仅是打开了姿态万千浆水世界的大门而已。
“一开始,我们只专注于做传统浆水酸菜这一种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我们又顺应消费者多样化需求,陆续创新推出蒲公英、曲曲菜等养生食疗野菜系列产品,丰富了浆水酸菜的种类,紧接着又推出了浆水米线、盒装浆水面等即食产品,下一步我们正在计划推出浆水饮料。”甘肃东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翠霞说。
“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将浆水酸菜产品不断进行迭代升级,把这种相对小众化的产品,做得口感更加丰富,以适应更多消费者的口味。”魏翠霞举例说,浆水中含有大量的益生菌,不含盐,也没有其他添加剂,他们推出的一款益生菌发酵的酸白菜,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他们还正在引入更多种类的特色野菜,持续扩充浆水酸菜的品类版图。
为了让这一份独特的酸香走进千家万户的厨房。东出农业还贴心地推出了“炝锅三宝”——精选全国知名的甘谷辣椒、甘谷花椒和野葱花,按照黄金比例进行精心配制,方便人们炝锅使用,让消费者在家也能做出原汁原味的浆水面。
在做足酸菜文章的同时,浆水的潜能也在被不断发掘出来,应用场景快速拓展。“我们公司联合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校,对浆水进行深度开发,培养优化并提取优势菌株作为启动发酵菌种,努力打造一缸酸香好浆水!”魏翠霞说。
浆水,这个具有甘肃特色的餐饮文化IP,正在悄然走进更多场合:“浆水柠檬薄荷”“浆水青柠黄瓜”等浆水产品悄然在一些时尚的连锁冷饮店、奶茶店等流行起来;在天水、兰州等地的一些餐饮店,也出现浆水火锅、浆水暖锅等;浆水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大拓展了浆水的食用场景,浆水啤酒、浆水酸奶、浆水饮料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一碗古老的浆水,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正在以百变的姿态,快速融入现代人的缤纷生活。

一袋袋浆水酸菜即将封装下线。
从陇原特色到全国“甘味”
“随着网络销售渠道的成熟,我们的浆水产品已经在全国各地销售。”魏翠霞说,起初,外省网购浆水的消费者也通常是在外工作生活的西北游子,随着浆水日益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接受,消费人群正在逐步扩大。
伴随市场逐步被打开,魏翠霞和爱人王兵也在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目前,我们在天水市武山县、甘谷县和临夏州和政县的工厂,都在正常生产加工。”魏翠霞说。
“只有聚焦品牌打造,才能更好地提升产品销售额。”甘肃陇浆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兵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通过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全力开拓市场,组建专业销售团队,采取“网订店送”“直播+电商”等销售模式,在兰州、西安、南京等地设立了分销中心,在淘宝、拼多多平台开辟销售渠道,产品市场持续扩大。
去年春天,浆水酸菜迎来了高光时刻。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现场分享了“天水小伙和浆水酸菜的故事”,让浆水酸菜这道西北传统饮食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
黄宝荣提到,浆水酸菜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数字化经营,走“专精特新”的路子,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健康消费产业,既延伸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带着他们共同富裕,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
“浆水酸菜作为我们甘肃的一道特色美食,完全有潜力推广到全国市场,让全国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地道‘甘味’。”黄宝荣说。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测算,浆水酸菜被认为有可能成长为甘肃又一个百亿级产业。

一口口大缸中,美味正在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