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凤翔青年有了专属“充电站” “青年研习社”点亮夜课堂

晚上七点半,凤翔剪纸传习所灯火通明。西凤酒厂青年职工韩磊带着笔记本赶来——这是他下班后的一站。“白天在车间盯着蒸粮发酵,晚上学点精细活儿正好换个节奏。”2025年4月8日晚,随着凤翔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王晓锋与副区长王珍共同揭开覆盖牌匾的红色幕布,宝鸡市凤翔区“青年研习社”在四十余位青年代表的掌声中正式启动。共青团凤翔区委负责人表示:“这里没有门槛,职业技能、文化传承、生活美学课程全部公益开放,我们想打造一个青年触手可及的‘成长补给站’。”

精准匹配需求是研习社的基因

启动仪式上,共青团凤翔区委负责人展示的调查数据引起了现场青年共鸣:“数据显示,七成青年希望开课时间在晚上七点后,八成青年渴求技能类培训——这正是我们将课堂设在青年下班后的原因。”青年代表李佳鑫和同伴交流道:“以前想学专业技能得咬牙报商业班,现在下班顺路就能学到真本事。”首期剪纸课上,传习所负责人何伟伟的剪刀在红纸上游走,韩磊屏息凝神,专注地控制着手中的剪刀方向。“酿酒要把握火候,剪纸要拿捏力度,道理相通。”在何伟伟的指导下,韩磊成功完成了“猴子”图样,他笑着举起作品说:“感觉自己也成了非遗传承的见习生了!”

青年热忱推动课程持续焕新

7月24日,50余名暑期见习大学生和各界青年齐聚一堂,手持细毛笔为泥塑虎头挂片点染瞳仁。共青团凤翔区委负责人拿起一个光彩夺目的泥塑样本解释道:“往期课程的学员反馈希望能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所以我们这期专门为机关见习生设计了动手实操课。”非遗泥塑传承人胡锦伟在学员中穿梭指导:“虎须要有力度,瞳仁要画得柔和。”区委办公室见习生姜明浩用朱砂色描绘着虎纹:“平时办文办会讲究条理清晰,现在给威风凛凛的泥虎上色,反而体会到一种自由创作的快乐。”彩笔在虎面上描绘,有人专注勾勒“王”字斑纹,有人细心晕染渐变腮红,斑斓色彩在指尖流淌,非遗艺术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研习版图随青年呼声拓展

翻开共青团凤翔区委办公室的课程登记簿可以看到,首期传习所剪纸课刚结束,二期泥塑班便紧接而来。工作人员小陈的记事贴上写满了待办事项:“有人想加开养生课,有人提议办红色剧本杀活动,还有不少人呼吁开AI课程……我们正抓紧协调导师资源。”青年们通过电话和登门表达的热情,正快速推动着课程体系的更新与丰富。

“我们要把服务真正送到青年心坎上,让人才更愿意留在凤翔共同发展。”区委组织部部长刘飞表示,“凤翔区未来将以‘青年研习社’为重要平台,持续推进阵地共建、课程共创、成长共享三大工程。青年们在这里练就的本领,最终将转化为建设城市的蓬勃力量。”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