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省生态环境厅举行保山楚雄红河文山专场发布会:美丽云南建设加力提速

5月20日,“美丽云南建设”2025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保山、楚雄、红河、文山专场在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相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局负责同志到会介绍各地“美丽云南建设”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全省各地立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推动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绿色主题更加鲜明,全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云南。

保山市全力守护高黎贡山,探索形成了社区共管、影像保护、近地保护、生态移民、走廊带保护的“五种管护模式”,全面构建了资源巡护、森林防火、跨境合作、科研监测、智慧防护的管护网,实现了连续25年无较大森林火灾、无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无重大资源损失,森林生态系统得到良好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新种新记录不断发表。全市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腾冲获批全省林业碳汇试点市,保山产业园区绿色硅片区和精品咖啡片区入选全省第二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云南通威、保山隆基获得国际公认的碳足迹证书。2024年,全市新增新能源投产并网装机88.25万千瓦,电力装机从“十三五”末的239.15万千瓦跃升至483.1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56.96%,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56%以上。全力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2024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9%,细颗粒物浓度16.8微克/立方米;全市22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和8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为100%。

楚雄彝族自治州坚决整改各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州劣Ⅴ类地表水断面全部清零,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6%,楚雄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位居全省前列;41个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达95.1%,25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绿孔雀、西黑冠长臂猿、林麝、苏铁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和数量稳步增长,西黑冠长臂猿、绿孔雀数量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以绿孔雀保护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楚雄模式。城乡人居环境方面,“十四五”以来全州共完成94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政村治理率达87.49%,位居全省第一位,获得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县市数量及“以奖代补”资金数额均居全省第一;农村污水治理“牟定模式”和元谋县“三水三网共治”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绿色发展方面,新能源建设项目装机容量达1305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全省首家楚雄州碳汇研究院成立,完成全国首单光伏碳足迹交易,实现全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发售全州首批绿色电力证书,为全国、全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全力打造“美丽红河样板”,绿色、美丽已经成为全州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主调色彩。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被纳入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屏边苗族自治县、红河县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州13个县市全部创建为天然氧吧,是中国第一个天然氧吧州。2024年,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3%,同比2023年的97.5%上升0.8个百分点;全年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0.9%,劣Ⅴ类水体比例较2023年同期下降2.2%。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哈尼梯田小镇等特色小镇成为红河州美丽城乡建设名片,河口瑶族自治县河口镇入选国家边境小城镇建设试点,元阳县阿者科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全州建成州级绿美村庄982个。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成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建设文山滇东南极小种群专类园,现已收集保存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及特有植物200余种,珍稀濒危和特有野生植物6万余株。全州90%以上的濒危植物得到保护,重点野生动植物综合保护率87%。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方面,神火铝业、文山铝业、云南宏泰、云锡文山锌铟冶炼、天冶化工、斗南锰业6户用能企业主要产品能效达到国家标杆水平。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2024年全州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35.8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358.33万千瓦,丘北县储能项目被纳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铝产业集群,建成绿色电解铝产能343万吨,2024年绿色铝综合产值达833.09亿元。砚山、富宁产业园区进入全省第二批零碳园区建设名单。水污染防治方面,2024年全州27个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

云南网记者 陈晓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