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祁连县构建全域文明实践网络 点亮群众精神坐标

青海日报融媒体海北4月30日讯(记者 刘程锦 通讯员 马玉英)4月30日,记者从祁连县委宣传部文明办了解到,近年来,祁连县以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支点,以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纽带,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触角,构建“1+7+50+94”全域文明实践网络矩阵,统筹推进文明培育铸魂、文明实践塑形、文明创建提质三大任务,让群众在家门口找到精神坐标。

在阵地建设上,祁连县从物理整合迈向深度融合。投资210万元升级县级文明实践中心,内设22个功能室,年均开展活动超百场。全县打破部门界限,组建1支志愿服务总队、8支分队、159支小队,7186名注册志愿者投身服务。“三老人员”宣讲团获“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沈延龙获评“十大读书人物”。“希望之光”慈善会开展活动260余次,捐资捐物161万元;53名“爱心妈妈”陪伴76名困境儿童,助其实现48个心愿。

移风易俗方面,祁连县精准发力。制定实施方案,实现全县50个行政村(社区)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乡镇1个、文明村2个、文明单位2个,评选“五星级文明户”8661户、“最美祁连人”30名。创新开展“铁村大喇叭”等宣教活动,以乡土语言宣传引导。建成45个“积分超市”,组织兑换1982次,惠及5162人次,兑换物品价值23.8万元。

文明实践持续深化拓展。祁连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格局,线上借祁连融媒以短视频展示成果;线下深耕多元阵地,提升群众参与度。建成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整合多部门数据资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站)全覆盖,建成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15个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所,评选22名新时代好少年,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也全部配备到位。

编辑:李雪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