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硕望 通讯员 刘砾
在岳阳市云溪区,有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市民大舞台”,它不仅是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高地”,更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红色阵地”。2024年底投入使用以来,这座舞台以“党建引领、文化惠民”为核心,通过“市民大舞台·周五嗨起来”品牌活动,实现“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晚会”,半年多时间举办27场次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生活,更彰显了云溪区“党建+文化”的特色成效。

党建领航:把准文化惠民“方向盘”
云溪区始终将“市民大舞台”作为党组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载体,以党建红引领文化兴。
党组织牵头抓总,成立专项工作组,党员干部带头调研选址、统筹资源,将舞台落户一工区小游园这一群众聚集区,并协调交通、城管等部门完善周边配套,确保“硬件达标、服务贴心”。
红色理念融入品牌,依托云溪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机制,“周五嗨起来”品牌从策划之初就锚定“群众需要什么,舞台就提供什么”,党员志愿者全程参与活动组织、秩序维护,让“文化惠民”成为党建成果的生动注脚。
政策落地的“试验田”,作为区委、区政府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舞台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如长岭街道党工委发动党员入户征集群众文化需求,梳理出“想看花鼓戏”“需要亲子舞台”等12类诉求,直接纳入活动安排。
特色赋能:激活文化舞台“红色活力”
结合云溪区“网格党建”“志愿红”等特色工作,舞台活动更接地气、更聚人心。
网格联动送节目,借鉴“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各社区网格党小组牵头组建“网格文艺队”,党员带头参与编排。如云溪街道洗马路社区网格党小组组织退休党员、教师成立“夕阳红合唱团”,在舞台演唱红色歌曲20余首,让革命精神通过歌声传递。
产业链党建“搭台唱戏”,依托云溪区产业链党建联盟,邀请化工、物流等行业企业党组织参与,上演“产业风采秀”。巴陵石化党委组织党员职工编排情景剧《化工城里的绿色梦》,展现党建引领下的企业转型故事,既丰富了舞台内容,又强化了政企联动。
“红领云溪”志愿护航,云溪区“红领先锋队”志愿者全程参与舞台服务,从引导观众、维护秩序到帮扶老弱,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亮身份,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8000小时。特殊群体演出时,党员志愿者还专门搭建无障碍通道,让党建温度融入每一个细节。
党群同心:共绘文化繁荣“同心圆”
舞台不仅是演出场所,更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体现云溪区党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特色。
“民星”党员带头参与,活动中,党员“文艺骨干”主动带头登台,如区文化馆党支部书记自编自演快板《党的政策暖人心》,用通俗语言宣讲政策;农村党员李建国带领村民表演传统彩莲船,融入乡村振兴内容,让党的声音通过艺术形式深入人心。
红色教育浸润人心,结合云溪区红色教育资源,舞台定期举办“红色主题专场”,组织党员群众演唱红色经典、观看革命题材小品,如“忆初心·颂党恩”晚会中,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与文艺表演相结合,让舞台成为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
弱势群体“有舞台”,依托党组织结对帮扶机制,舞台专门为残疾人艺术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开设“特殊专场”。区残联党支部联合党员志愿者,帮助残疾演员调试设备、排练节目,让他们在舞台上自信绽放,彰显党建引领下的文化公平。
成效彰显:文化惠民结出“富民硕果”
在党建引领下,“市民大舞台”不仅成为文化地标,更带动了“文化+民生+经济”的多维发展。
凝聚民心促治理,通过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显著提升。问卷调查显示,85%的观众表示“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邻里纠纷同比下降15%,印证了“以文化人、以文聚心”的党建治理成效。
激活消费助增收,舞台带动的“夜经济”中,党员经营户带头诚信经营,如“党员示范摊”的文创产品、特色小吃销售额增长30%,形成“党建引领文化兴、文化兴带动产业旺”的良性循环。
擦亮品牌树形象,27场活动吸引50万人次参与,其中“党建+民俗”“红色专场”等特色活动被省级媒体报道8次,成为云溪区党建工作的“文化名片”,让“党建红”与“文化彩”交相辉映。
如今,云溪区“市民大舞台”已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党的政策通过艺术传递,党群关系通过互动升温,特色党建工作通过舞台落地生根,真正让群众在文化盛宴中感受党的温暖,让文化生活成为党建工作的“幸福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