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进入夏季,泉州各处绿化景观树夹竹桃陆续竞相开放,特别这几日,进入了盛花期,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其实这美丽粉白的花海隐藏着危险。据专家介绍,夹竹桃浑身是毒,只可远观,不可接触。
这么危险的植物,为何会成为绿化树?那必定也有其奥秘所在,海都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为您揭晓。
公园里、干道边,粉白花海成片开

华侨大学附近道路两旁的夹竹桃盛开
5月20日,记者从泉州市区往惠安方向一路观察,在华侨大学附近的高速入口区域、台商投资区杏田路段,大片大片的夹竹桃开成了花海,粉白相间的花朵非常显眼。
在刺桐公园的荷花池边,盛开的夹竹桃吸引不少人拍照打卡。记者了解到,作为泉州园林绿化树之一的夹竹桃种植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西湖公园、东湖公园、滨海公园、刺桐公园,以及沿海大通道等各大主干道两边都能看到夹竹桃的身影。
另外,江滨北路2014年景观整治时,也种植了夹竹桃,结合小叶紫薇、琴叶珊瑚等植物,形成多层次绿化带。笋浯园、石笋园等区域分布较多。2023年泉州南翼新区大盈溪绿道项目中,种植了粉花夹竹桃,与刺桐、三角梅等搭配,形成生态护坡景观。
全身有毒,接触、误食都有危险
夹竹桃的毒性堪称植物界的“狠角色”,其茎、叶、花、果、种子乃至树皮中,均含有毒,接触、误食都有危险性。
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阮传亮介绍,夹竹桃以夹竹桃苷和欧夹竹桃苷为主。这类物质与人体心脏细胞的钠钾泵结合后,会干扰心肌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甚至骤停。据医学资料显示,成人摄入5~10片新鲜叶片的毒素量,就可能达到致死剂量。皮肤沾到汁液,可能会引起过敏,疼痛、起疹子。
一旦不慎接触汁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如不小心误食,需第一时间催吐并送医。
除此之外,夹竹桃的毒性还具有其他杀伤力,燃烧枝叶产生的烟雾含有毒颗粒,可通过呼吸道引发不适。
阮传亮表示,虽然夹竹桃毒性不小,但只要不采摘、不触碰汁液、不入口,即可与其安全共处。
“植物界小强”,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既然危险重重,为何夹竹桃仍是城市绿化的“常客”?海都记者从专业人士处了解到,选择夹竹桃作为绿化树,主要从景观、生态与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首先是夹竹桃颜值确实蛮高的,它的花期长达半年以上,从春到秋持续绽放,且花色丰富、树形美观。夹竹桃的生命力更是堪称“植物界小强”,耐贫瘠、耐盐碱、耐干旱,插条即可成活,养护成本低。在土壤条件较差的道路两侧、工业园区,它是低成本绿化的优选。
此外,虽然这家伙浑身有毒,但它也有友好的一面,夹竹桃的叶片表面布满绒毛和蜡质层,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吸附能力极强,单株年吸收粉尘可达20公斤以上。在交通干道旁,它就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据了解,夹竹桃是上世纪60年代引入的绿化树,在当时城市绿化匮乏期大规模种植,形成存量优势,因为其美观及易存活,是当时的“功勋植物”。
“夹竹桃花好看,可以吸尘降噪吸收工业废气,但因本身有毒,现在一般比较少推荐。”泉州园林系统一位资深工作者说道。
编辑:关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