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朗普加征关税100%,无法让美国电影再次伟大

美国时间2025年5月4日下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授权商务部和美国贸易代表立即启动程序,对所有在外国制作并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电影征税”对多数人而言是陌生领域,再加上特朗普“电影加税新政”暂时缺乏细则,他的这一说法引来不少疑惑。

“进口电影,是需要缴税的”,特朗普这次有关电影的言论,迅速普及了这一通常不被关注的“冷知识”。电影虽然是精神文化产品,但在进出口时却被视为“货物”,像其他货物一样可能被征收关税。

特朗普的“报复性关税”,容易被理解为针对非美国电影,比如有的媒体就使用“特朗普将对进口电影加征100%关税”的标题。有人不理解,电影是美国的强势产业,很多大片都是好莱坞电影公司拍摄的,全世界各地上映,给美国电影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而美国电影院线里上映的外国影片很少,给进口电影加关税,能收到多少税呢?如果其他国家针对美国电影进行报复,那不是得不偿失吗?

据业内人士透露,进口片票房占美国电影总票房的比例为1%-3%,微乎其微,加征100%关税所制造出来的贸易壁垒,对于其他国家电影业的伤害并不大。因而,特朗普的做法除了引来别国网民一番嘲讽外,并未带来别国电影业的不安或恐慌。

不过,特朗普要收税的电影,和通常理解的“进口电影”并不一样。通常所说的“进口电影”指的是外国语言与文化背景下生产的非本土作品。比如《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大片,引进到中国放映,对中国来说,这就是“进口电影”。

但特朗普要收税的对象,是“在外国制作并进入美国的电影”,即使是美国电影公司出品,但在美国之外制作的电影,也被列入了加征100%关税的行列。

按照特朗普的标准,在英国制作的《碟中谍8》,在新西兰制作的《阿凡达3》,在伦敦制作的《复仇者联盟5》和《蜘蛛侠4》等不少美国公司出品的电影,要在美国放映,都会被加征关税。他的这一做法,更接近于向美国电影业“捅刀子”。

特朗普的本意,是想通过高关税把电影制作环节拉回国内。背景是过去十年好莱坞制作量暴跌40%、就业流失25%的冰冷现实。

好莱坞的各大制片厂仍然在全球电影行业占有很大的优势。2024年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有9部是美国电影。但是,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电影把拍摄和制作环节转移到了美国之外。早在十多年前,漫威的《复仇者联盟2》、派拉蒙的《星际迷航3》就有相当一部分场景是在韩国首尔拍摄的。加拿大多伦多的Port Lands,也吸引了众多美国电影制片厂,号称“北方好莱坞”。曾获奥斯卡大奖的《芝加哥》《水形物语》等都是在多伦多的摄影棚拍摄的。

相比之下,美国本土的电影制作工作大幅度下降。根据洛杉矶电影局(FilmLA)发布的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洛杉矶市影视拍摄总天数为5048天,较五年平均水平下滑了36.4%。从这个意义上,特朗普“美国电影业正在迅速衰败”的说法是成立的。特朗普期望好莱坞各大制片厂能够回到美国生产电影,就是考虑到电影制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产业链,能够带动各个环节的设施、设备启用以及人员就业。

但好莱坞能否顺从特朗普的“良苦用心”,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毕竟在国外制作降低了成本,还会有一些补贴,比如新西兰为大制作提供20%的现金补助,对电影制片方是不小的诱惑。对于频繁出走的好莱坞制片厂来说,以“加征100%关税”为紧箍咒勒令他们回美国,无疑会让他们头疼不已。

反对与抗争,一定会在特朗普与好莱坞之间发生。如何认定一部电影是在国外制作,将是主要矛盾之一,《碟中谍8》《阿凡达3》等这样的电影,虽然很多画面取景自国外,特效制作也可能会外包一些给国外团队,但仍然有大量工作需要在美国本土完成,因此单单是制作比例问题就会造成拉扯。如果较低国外制作比例的电影也被列进“加征100%关税”行列,那么这给好莱坞带来的挫折将是很大的,无疑会逼迫制片厂采取用AI取代实景等降低成本,同时也降低质量的措施,这对于正处于全球影响力不断下降的好莱坞来说,是雪上加霜。

美国电影业“衰败”的原因,更多要从本土对待电影制作的态度,以及作品本身的理念与质量更新去寻找。这里面,有着诸多深层与多元的因素,需要去思考,单单指望简单粗暴的加税,无法帮助美国电影再次伟大。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韩浩月

责编 辛省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