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热议)

  一个“实”字,饱含真挚的人民情怀,凸显实干的优良作风,也折射科学的思想方法。践行“实”字,对做好民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一个“实”字,饱含真挚的人民情怀,凸显实干的优良作风,也折射科学的思想方法。践行“实”字,对做好民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是立场。立场决定认识。老百姓的事,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看似具体而微,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大事。只有“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才能想人民所想,与百姓心连心。站稳人民立场,看认识更看行动。走村串户访民情,推动河北正定摘下“高产穷县”帽子;走遍闽东9县察实情,提出“弱鸟先飞”理念;用118天跑遍浙江11个地市,谋划部署“千万工程”……从习近平同志的足迹里,能读懂离基层越近,同群众越亲,越能找准民生所需,契合民心所向。

  “实”是方法。“实”字里蕴藏着做好民生工作方法论。例如,“实”意味着求真务实,这就要求有问题意识。实现群众期盼的过程,正是解决真问题的过程。应对就业压力加大,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针对外卖小哥的安全短板,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惠民清单源自问题清单,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就是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还要看到,“实”意味着清晰具体,这就要有精准思维。落实民生政策,不能搞“上下一般粗”,而应因地制宜。比如城市更新,江苏南京小西湖街区在修缮时保留居民种的枇杷树,北京崇雍大街改造注重建筑风貌的多样性,少些大拆大建,多下绣花功夫,致广大而尽精微,民生工作才能落实落细,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实”是责任。“实”体现在说话算数,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对自然灾害、事故隐患、公共治安等关乎群众安全的事,要担起“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把问题考虑得更细致周全;要有紧迫感,对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以只争朝夕的责任心推动立行立改、紧抓快办;还要有前瞻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无论推进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还是完善养老托育服务,民生工作难以毕其功于一役,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实”字连着政绩观、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躬身实干、务求实效,方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