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王永强)在山海关区政法系统开展的一次跨部门协同行动中,一起涉及全国多地的假冒“乔氏”台球桌案得以侦破并宣判,成为山海关区首例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审判案件。
乔氏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台球制造业的知名企业,其“乔氏”牌台球桌以优良工艺享有较高声誉。然而近年来,假冒产品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企业权益与品牌形象。
“我们收到的假冒球房举报线索已超过11000条,几乎遍布全国。”乔氏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法务部负责人王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自己取证难、投诉难、维权更难,仿冒产品严重影响正常经营和市场秩序。”
面对维权僵局,今年2月,乔氏公司正式向秦皇岛市公安局山海关分局提交打假维权报告及线索明细,请求协助。在接到企业诉求后,山海关公安分局迅速响应,以分局名义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376个地市公安机关发出协查函,呼吁各地共同查处假冒“乔氏”台球桌。
协查函发出后,多地公安机关积极响应,主动对接乔氏公司,联合开展实地查访、取证工作,打假行动迅速铺开。几乎与此同时,一起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进入司法程序,进一步检验山海关政法系统的协同效能。
2023年5月,辽宁新民某台球会馆经营者王某从李某经营的遵义某公司购入13张假冒乔氏台球桌,货值总计27.04万元。后经乔氏公司鉴定全部为假货,公安机关迅速扣押涉案商品,李某退还违法所得9000元。
2025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山海关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李某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该案成为全市首例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案件。
“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实现了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的无缝衔接,显著提高司法效率与震慑力。”山海关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一级法官刘景凯介绍,“此次判决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知识产权违法成本极高,合法经营才是正道。”
从公安协查线索到法院判决落地,山海关政法系统通过跨部门协作实现了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全链条打击,不仅依法维护了企业权益,更净化了消费市场、提振了企业信心。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