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和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际情况来制定。以下是一些关于高温补贴发放的通用规定和注意事项:
发放时间
高温补贴的发放时间通常为每年的6月至8月。
发放对象
高温补贴主要发放给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包括室外工作人员和不具备降温条件的室内工作人员。
发放标准
高温补贴的标准因地区而异,但一般不低于每人每月45元。例如,北京市规定高温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
有些地区如海南,则根据气温超过35℃的天数,按日计算发放。
发放方式
高温补贴可以通过按月发放或按日计算发放。例如,北京、山东等地按月发放,而海南、湖北等地则按日计算发放。
企业还可以选择提前集中一次性发放高温补贴。
法律依据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度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度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
领取方式
退休人员的高温补贴一般直接打入其银行账户。
劳动者如果符合领取高温补贴的条件但企业未发放,可以向企业提交高温补贴申请书进行申请。
记录和支付
企业应做好高温补贴的发放记录,确保补贴的足额支付和合规性。
高温补贴应作为工资以外的支出,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以外另行支付。
综上所述,高温补贴的发放标准和方式因地区而异,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当地的规定执行,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劳动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时了解并领取高温补贴。